赋能与重半岛体育-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塑: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路径与使命担当
2025-10-20半岛体育,半岛体育官方网站,半岛体育APP下载
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,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。工会要进行战略性重塑,通过创新工作模式,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展现新作为、彰显新价值,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谱写工会事业新篇章。
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的活力。工会凭借其庞大的组织网络和亿万会员基础,有能力在打通经济堵点、激发市场活力上发挥其独特作用。
在赋能生产端,工会应成为产业创新的“催化剂”。通过牵头成立跨企业、跨区域的产业创新联盟,推动一线技术工人、工程师与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,将生产实践中的“金点子”转化为解决关键难题的“金钥匙”。同时,建立职工创新孵化平台,通过设立专项基金,提供知识产权保护、技术转化一站式服务,让职工创新获得资金支持和市场回报,营造万众创新的氛围。
在激活消费端,工会应善于将“会员体量”转化为市场影响力。可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内循环消费平台,对优质国货、农产品进行“工会认证”或推荐,帮助会员获得优质平价商品,同时助力中小企业稳定销售渠道。探索“以技能换消费”模式,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提供维修、培训等服务以换取消费券,激活人力资源,刺激社区消费,形成“生产—服务—消费”的良性循环。
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,工会要发挥系统性优势,建立区域产能协作平台,促进东部技术订单与中西部资源产能有效对接。针对中小企业设备闲置问题,可探索设立“共享工厂”,整合闲置产能,实现订单智能分包,降低整体生产成本,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。
工会作为广大劳动者利益的代表,在推动共同富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是连接政府、市场与社会三方的力量。
在初次分配中,要着力提升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和要素价值,核心是推动建立技高者多得的正向激励机制。工会应联合各方制定职业技能认证标准,与企业薪酬等级、晋升通道紧密结合。同时,推动行业层面签订“集体协商技能要素薪酬协议”,建立与利润增长、劳动生产率提升联动的工资增长机制,探索职工持股等方案,让劳动者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。
在再分配中,要完善工会主导的二次调节与福利共享。设立“职工互助基金”,资金来源包括企业利润提成、职工自愿捐赠及基金收益,专注于对因疾病、教育等原因致困的职工进行补充救助。同时,大力推动普惠性服务,在园区、社区建设工会主导的托育、养老机构,通过规模效应为职工提供“家门口”的平价优质服务,实质性降低职工生活成本。
在三次分配中,要激发广大职工的公益热情与社会价值。建立“职工公益积分”制度,将职工参与的志愿服务量化为积分,可兑换培训、休假等福利,形成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良性循环。对于企业的大额捐赠,可探索设立“职工公益信托”,通过专业金融运作实现保值增值,使公益收益能够长期、可持续地反哺职工公益事业。
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。工会应以其独特的政治和组织优势,成为社会治理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要打通政策传导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工会应成为政策制定的“智慧源”和政策落地的“监督员”。建立基于大数据调研的职工诉求动态收集机制,形成高质量的政策建议,通过人大、政协等渠道上传。同时,建立“政策执行观察员”制度,组织工会干部、职工代表对劳动法规、最低工资等政策的落实进行监督,发现问题直通督查平台,形成监督闭环。
要当好平衡劳动关系的“理性中坚”。在新业态领域,工会要牵头成立由劳动者、企业、政府、学界共同组成的“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”,研究制定行业性劳动标准,为化解新型劳动关系矛盾提供权威依据。同时,联合工商联等推出“企业劳动质量ESG指数”,将职工福祉、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,并与政府补贴、信贷等挂钩,引导企业向善发展。
要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的“精准平台”。工会应成为服务的“组织者”和“监管者”。吸纳优质社会组织参与心理咨询、法律援助等服务,同时握紧服务质量评价权和“一票否决权”,确保职工获得满意的服务。建设工会数字化平台,整合热线、舆情数据,实时监测预警群体性风险,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新时代工会要履行新使命,需勇于自我革新,推动自身在职能、定位、手段、机制和格局上实现全面转型升级。
服务型工会建设要实现“主动赋能”。要打造“职工全生命周期服务链”,打破部门界限,以职工从入职到退休的全过程为轴线,整合维权、帮扶、培训、文体、婚恋、养老等模块,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方案。利用大数据分析,实现服务的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。
枢纽型工会建设要贯通“平台节点”。要强化工会在人大、政协等机构的代表作用,使职工诉求精准直达决策层。同时,横向链接工商联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基金会,纵向打通组织通道,将各方资源精准引导到服务职工、推动共富的领域。
数智化工会建设要实现“数据驱动”。要建设“工会大脑”决策平台,整合12351热线、网上工会、舆情监测等数据,构建集监测、预警、决策、处置于一体的智能中枢。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,打造线上“职工之家”,开展云培训、云协商、云文体,打破时空限制。
体系化工会建设要实现“闭环管理”。要构建“工作闭环”管理机制,推动重点工作形成“需求调研—方案设计—组织实施—效果评估—反馈优化”的完整闭环。健全法治化维权与协商体系,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,形成制度化、常态化的劳动关系协调体系。
社会化工会建设要实现“开放协同”。要推动服务供给社会化,将专业性强的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社会组织,工会专注于标准制定和质量监管。要引领价值风尚社会化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向社会展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形象。


